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京东白条国庆节套现稳中求进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之锚

编辑/2020-09-13/ 分类:阳光推荐/阅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之锚。 提现服务微信:83269030 自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根据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之锚。

提现服务联系图片中客服QQ 咨询电话18052232749

 

自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灵活把握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坚持以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势,支持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面对新的形势,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和精准导向,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为加快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持续完善

回顾“十三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我国将继续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过去,我国采用的是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相结合,以数量型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框架。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式的发展变化,强化价格型调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上升。2015年10月份,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我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取消,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权不断提升,货币政策框架也逐步由广义货币量为中介目标的数量型框架,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价格型框架转变。

央行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预期传导和政策共振》一文中指出,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大都采用以价格型为主的调控框架,推动调控框架向价格型为主转型有利于加强与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宏观政策国际协调的效率。

去年8月份,按国务院部署,央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此次LPR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有望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改革以来,LPR报价逐步下行,较好地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已成为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并已内化到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中,原有的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疏通,“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已得到充分体现。

不过,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并不能一蹴而就。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当前货币政策向存款利率传导还有待疏通。因此,后续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将是稳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增强货币政策对存款利率的传导效率,这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未来时机成熟时,可考虑适当放宽存款利率浮动限制,逐步增强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联动性,从而为打通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铺平道路。”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货币政策新征程 或将继续坚持常态化操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又将如何走?王青分析,从宏观经济演化态势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保持4.0%-5.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水平,并有望在2025年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此期间,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管理目标并非进一步拉高经济增速,而是重在提升发展质量,防范包括房地产泡沫膨胀、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在内的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王青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货币政策将会坚持稳健基调,大幅上调或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很小;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之间把握综合平衡。在政策目标方面,在注重物价稳定的同时,央行将进一步提升保持金融稳定的权重。“十四五”期间,央行或仍将坚持常态化货币政策,这意味着零利率、财政赤字货币化等不会成为政策选项,这也能为可能的风险应对保留足够的政策空间。

温彬亦认为,下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常态化操作,重点以结构性宽松为主,以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发力点,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总量上,将继续合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经济向潜在增速回归,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结构上,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导向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中小微企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三农”等领域。价格上,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潜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降,为市场主体减负。

货币政策需多方面发力 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

一直以来,央行都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尤其是在疫情影响的今年,央行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创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有效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下一步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政策力度和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以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阳光新闻源科技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20 阳光新闻源科技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